首页 桓侯再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四百二十八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桓侯再生 作者:知宇之乐

第四百二十八章

第四百二十八章

庞德公的殡葬仪式,既隆重又简洁。

除却他的家人、弟子外,以大哥为首,庐江朝廷三公九卿及以下官员,或亲自吊唁,或请人代为敬送吊仪。

荆扬两州,甚至其他州郡的士人更是尽相前往鹿门书院,拜祭这位当世鸿儒。 往日里清净幽雅的鹿门山人声鼎沸,上山下山人涌如潮。

最鼎盛时,一日造饭鹿门山的官员士人就能达千人之众。

不过,九泉之下的庞德公或许不会为此而欣慰开心。 他视功名利禄为浮云,除了几位好友外,甚至不喜欢与世人多做来往应酬。

事实上,无论凭借是自身的才学名声,还是依靠庞族的深厚根基人脉,庞德公想要获取高官厚爵简直就是易如反掌。

当年,刘表就曾三顾鹿门山请求这位当世鸿儒出仕,但他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在他看来,接待一位权贵大吏,或许还比不上自己睡上一觉。

我所以能够与庞德公偶有往来,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小邓艾的关系,加上从来不摆什么架子。

假使我想以什么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的身份来迫使庞德公另眼相看,恐怕也只能落得话不投机半句多的下场。

潜心修学授徒的鹿门山,居然变得如此热闹嘈杂,庞公若泉下有知,最可能的反应就是大皱眉头。

不过,庞德公的长子庞山民,及庞统、徐庶、诸葛亮这三位鹿门弟子的魁首,在操办殡葬仪式时,却是没有违背他的遗志,整个过程简洁异常,朴实无华。

除棺木使用的是名贵的楠木外,陪葬物仅只几箱简书。 别无其他。

甚至于,连庞德公的灵柩都没有运回襄阳,就直接殓葬在了鹿门山的最高处,让他能够时刻看着自己一手创办,教导出无数英才地鹿门书院。

唯一让庞统等鹿门师兄弟感觉遗憾的是,孟建、石韬这两位没能亲临入殓仪式……

庞德公过世后,鹿门书院剩余几位弟子的学业就成了个问题。 不过,由于庞德公往年收徒就极少。

两年前更是再不对外收徒(姜维是个特例),多半弟子都已学成下山,剩余的弟子,即使加上邓艾,也就不过三人而已。

其中骆统、邓艾的学业已成大半,唯一让人担忧的也就只有姜维了。

不过,几位师兄对这位小师弟的聪颖都相当欣赏,最终诸葛亮、庞统、徐庶决定联手承担起姜维的教导重任。

此外。 诸葛亮还特别请求大哥派人妥善保护好鹿门书院,流露出他日天下一统后、效仿其师隐居山林修学授徒地意向来。

……………………………………………………………………

章和四年,六月,继平定辽东之后,曹操利用三韩彼此之间的矛盾。 命夏侯惇以假途伐之计,三个月先后击灭马韩、弁韩、辰韩,尽收三韩之地,全部划入带方郡辖下。

三韩之中。 弁韩顽抗最烈,甚至施出诈降之计,令夏侯惇大为震怒,尽诛其族,数万人的尸体横阻洛东江,令江水为之断流。

震慑于夏侯惇的嗜血,马韩、辰韩两部族人只能束手就降。

夺下三韩之后,曹操非但获取了相当的粮草。 更得到了十万户人丁,大大弥补了人丁短缺之困。

据细作传回的尚未确认的消息,曹操似乎有意进行人口的迁徙————将马韩、辰韩两部族人分散迁居于幽州各郡,并移幽州汉人进入三韩之地。

七月下,似乎是受我军越来越浓烈地战意所迫,曹操开始着手进行迁都。 黄武伪朝廷将把自己的都城由许昌迁移到冀州的邺城。

许昌隶属豫州颖川郡,位中原腹地,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有“得许昌者得中原”一说。 建安元年。 曹操从荀彧、郭嘉之计,自李傕、郭汜手中救下孝愍皇帝。

迁都于许昌,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 经多年的苦心经营,许昌已成为曹操治下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人丁不下20万之众。

不过,在我军第一次北伐战事结束后,许昌地战略位置虽依然重要非常,但作为黄武伪朝廷的都城,却身份却变得越来越尴尬————随着南阳和汝南两郡的易手,我军实际已从西、南两面对许昌形成了钳制。

由汝南的北境进击许昌,甚至只有不到两百里。 在没有阻挡地情况下,步军三日可到,若是骑军,一天半就能出现在许昌的城外。

此外,由于我军同样夺取了徐州和兖州的梁郡半郡,完全可以自梁郡出兵,经谯郡直扑许昌。

如此一来,许昌便等于处于三面夹击之下。 纵然城坚沟深,纵然屯兵十万,料想曹操也不敢笃定能够在三路大军的夹击下仍可以死守许昌成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