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桓侯再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四百十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桓侯再生 作者:知宇之乐

第四百十章

第四百十章

。 。 。 。 。

益州刺史府内觥槲脚错,谈笑风生。 战局的进展顺利,将笼罩在成都上空多日的阴云一扫而尽,一众文武官员放开了心中包袱,尽情畅饮开怀。

刘璝更是满面红光,频频邀饮。

酒过三巡之后,刘璝轻咳几声,微微抬手。

厅内的喧哗声逐渐褪去,乐器歌舞也顿时停顿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主位上的刘璝。

“圣人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璝以为甚是在理。 ”刘璝长身而起,声音洪亮地说道,“刘备挟天子以令诸侯,名为大司马,其实汉贼。

如今兴不义之师犯我西川,正是欲令川中士民不得安宁。 如此倒行逆施之举,有违天命,以至天怒人怨,败亡必矣。

任刘备有大军十万,也难有寸步之进;任那张飞号称威震华夏,也只能徒呼奈何。

但要诸公与璝一心,拒刘备而保西川,并非难事。 ”

“并力一心,保我西川!”张松以他那特有的洪亮嗓门附和喊道。

“并力一心,保我西川!”厅内顿时回响起震聋发愦的呼喊声。

“请诸公满饮此杯!”乘着气氛热烈,刘璝拿起案上酒爵,高举过头说道。

数十只酒爵同时举到了空中,随即被一饮而尽。

“哈哈……”刘璝大笑着座回位中,挥手说道,“今日当尽兴饮宴。 诸公自请!”

片刻后,偌大的厅堂内又恢复了一片歌舞升平。

冲捋须微笑的张松点了点头,刘璝也很满意于自己说辞所达到的良 好效果。 近段时间,前线的战事虽然顺利,但川中内部各郡却都出现了较大的慌乱。

或许是有刘备所派地细作在搅鬼,又或是川中内部本就有人对刘璝不满,各式各样的谣言流传于各郡县,引起人心惶惶。

在张松的建议下。 刘璝才设宴借前线捷报的契机,以安抚人心。

兴尽宴散之后,益州主簿黄权正待回府,却被从事王累从身后赶上。

看到王累使过的眼色,黄权微微颔首表示会意。

亥时,夜阑人静,王累造访黄权府邸。

黄、王二人皆非刘璝心腹,甚至很大程度上还与刘璝有所对立。 尤其在刘璋身死、刘璝掌控大权之后。 他二人一直都抱着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

因为二人的声望和人脉,刘璝虽然不满,却也不敢为难他们,但必要的监视戒备还是有地。

最近一段时间,黄权和王累刻意转变了自己的态度。 这才缓和了与刘璝的矛盾,监视也逐渐被撤去。 不过,饶是如此,两人还是不敢稍有懈怠。

私下里的议事只能放在深夜。

“公衡,你如何眼下的战局?”王累忧心忡忡地说道。

“我也说不清……”黄权缓缓摇头。

“大军十万之众,居然无一处能有所进展。 ”王累叹气说道,“文越、孟道乃是我川中宿将,征西大将军张飞更是威震海内,难道就胜不过这帮叛逆?”

“不知前线战况究竟如何,我等也难以妄加猜测。 或许,这其中还另有玄机……”黄权拧眉斟酌着说道。

“公衡想到了什么?”王累眼睛一亮。 急声问道。 在川中众臣中,黄权素以远见闻名。

不过,让王累失望的是,黄权摇了摇头。

“如今我等所能做的,就是做好一应准备,耐心等待……”黄权望着摇曳的灯火,轻叹说道,“说不定。 什么时候机会就会来临。 ”

“刘璝、张松、孟达这群叛贼。 万死也不能赎其罪……”王累点了点头,恨声说道。

……………………………………………………………………

“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虺,砰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是对地势险峻地剑门道的最佳写照。

相传战国时期,秦惠王欲吞蜀,苦于无路进蜀,谎称赠五金牛、

五美女给蜀王,蜀王信以为真,派身边五丁力士,劈山开道,入秦迎美女,运金牛,开通了一条蜀道,称为“金牛道”,因其途经大小剑山,又称剑门蜀道。

剑门道一路有山峰七十二,直入云霄,峰峦倚天似剑;绝崖断离,两壁相对,其状似门,故称“剑门”。 巍峨剑门,扼入川的咽喉,由于它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人称入剑门,则得西川。

不过,号称“剑门无寸草”的剑门栈道,一路都只有那寸草不长的特大砾岩,从正面看,这石壁恰似铜墙铁壁地天然城郭,把自秦岭而来的千里群山横阻于此,也阻断了自中原而来的步履;从侧面看,则如排天巨浪,汹涌澎湃;从背面看,像一群飞驰的骏马,让一切来犯者望而生畏。

正是有这样地地势之利,吴懿才能凭借一座简陋的关隘(注: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的剑门关是由诸葛亮在北伐时所建。

不过,此前也应该有关隘在,诸葛亮估计是进行了扩建),将两倍之众的荆州军牢牢地拒于门外。

荆州军的猛攻仍在继续,但度过初时紧张的吴懿及其麾下川军已经能够防御得游刃有余。 唯一稍觉头疼地,也就只有对方那超远射程的投石机了。

日近黄昏。 急促地鸣金声响了起来。

攻打关隘的荆州军带着阵亡同伴的尸体,如潮水般撤了下去,只留下血迹斑斑的石道。

“又一天结束了!”望着血色的西面天空,吴懿呼出一口气,抬手止住了麾下军卒的弓箭射击。

在吴懿看来,这场围绕剑门道地攻防战,已成了无意义的死局。

荆州军无法攻克关隘,而吴懿同样也无力击溃荆州军。 事实上。 吴懿曾试图利用对方久战军疲地机会,施以奇袭,图谋一举击溃对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