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桓侯再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二百五十八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桓侯再生 作者:知宇之乐

第二百五十八章

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庶分别向庐江、上庸和汉中发出了传书,再回到议事厅时,厅内群臣已散,只余下蒯越一人正在处理政务。

“元直,文书传出了?”见徐庶进来,蒯越抬头搁笔说道。

“恩……”徐庶轻应了一声,随即问道,“蒯公,那两位告诫过了么?”

蒯越点了点头,有些怒其不争地说道:“都是荆州的老臣子,家族也在荆襄立足了近百年,居然就一点不顾乡土。

曹操那里能给多大的好处,让他们甘之如饴地为一己私利置百万荆襄士民于战火之中。 ”

“这两位跟南阳的那位‘刘刺史’关系似乎不错,看来很可能是受了他的蛊惑!”徐庶叹了口气说道。

就在荆北战火正盛时,襄阳内部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迹象————有一小部荆州官员私下与曹操方面有所联系。

徐庶、蒯越也正是因为关注此事,加上还要留意近在眼前的新野、樊城攻防战,所以对其他方面稍有松懈,这才给了申家兄弟以可乘之机。

“今日我已经把话挑明,前情可以不咎,但谁敢再有任何异动,就休怪我无情。 ”蒯越面现愤然之色,轻叹了口气说道,“叫元直见笑了。

往日还是景升公执掌荆州时,就总是有这些不争气的人搅扰,否则以荆州之力,何至于十数年未有半土之增。 如今皇叔统领荆州,正是大有作为之时,绝不能再有枉纵了。 ”

“眼下战事紧张。 荆州的大局要劳蒯公多费心了!”徐庶恳切地说道。

虽然已目前的官职而言,徐庶并不比蒯越低(除荆州别驾外,蒯越还另有征南大将军府长史这一重身份),但以在荆州的人脉和名望而言,却是拍马难及。

有些事情,如果徐庶做了,可能会引起荆州官员士族的强烈反感,但换做蒯越。 可能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对这位荆州士族之首,徐庶也是相当地客气。

“元直放心,在将军回师之前,你我二人一定要稳住荆州的局势!”蒯越点了点头,随即想到了什么,说道,“这一次主公与曹操的四线开战,再加上扬州内部的乱事。

乍看是各行其是,但细品起来,内中却有很大的关联。 如果不出意外,恐怕是曹操所设计的一个庞大的计划。 而起先进击汉中,大概就是曹操计划的第一步。 无形中。

我们居然都被他牵着线走了……对了,元直!许昌地事怎样了?”

挑动许昌内部对曹操不满的官员起事反曹之事,是由徐庶直接负责。 以蒯越的智计,自然能从徐庶平日言行里察觉出一些迹象。 当然。

徐庶也没有瞒蒯越,反而开诚布公地与这位长辈商议了一些细节问题。

“如果一切顺利,就在这两天了!”

“只要许昌一乱,荆州、扬州的压力就要轻上许多了……”

“恩……”徐庶轻点了点头。

………………………………………………………

对南郑的攻击进入第六天,局势正逐渐朝我方倾斜。

虽然张鲁可能算不得什么英雄人物,但至少在人心这点上,他做得相当不错。 当我和杨任的联军攻克米仓山,兵锋直指南郑时。 汉中腹地的反曹民乱变得越发频繁。

非但如此,甚至南郑周边有两县的令长遣使联系了杨任后,直接宣布回归张鲁麾下。 此外,杨松叛军地军心也从根本上发生了动摇。

大多叛军士兵原先根本就不搞清楚事情的真相,只是盲目地听从命令,待到回过神时,却发现汉中的政权已发生了变更,“师君”张鲁被驱逐到了巴中。

取而代之的竟然是一向认为是敌人的曹操。

因曹操在汉中地名声实在算不得好。 加之张鲁的反攻正在稳步推进之中,许多叛军将士根本就不愿为曹操卖命。 执行命令时阳奉阴违。

杨松、杨柏虽然竭力缓和士兵的不满情绪,但这两兄弟在汉中军民中的威望相当有限。 到最后,缓和变成了弹压,但被杀地人越多,军心也变的越发离散。

当联军攻至南郑时,便不时有叛军士兵回投。 从一开始几十人、几百人,后来甚至有一名派驻在外的都尉直接拉了麾下两曲人(2000多人)来投靠联军。

到第六天时,杨任手中的兵马硬生生由8000人扩充至15000人。

当然,这其中有无故意派来潜伏的奸细,就不得而知了……

我那泰山大人,随时要担心杨松麾下兵马反戈,根本无法出城迎击,只能盘踞在南郑城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