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六零俏佳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41章 悍妇当家(144)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行下效,成为众人“精神领袖”的盛夏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三华村的村民们深受她的影响,不少村民在闲暇时候走入了图书室里。

自从有了图书室之后,有胆子很大又热衷于表现自我的孩子们就自发给爷爷奶奶们讲小人书里的故事。

一辈子没出过镇上的老人们听得津津有味,小娃娃们讲的故事比东家长西家短的闲事儿有意思多了。

就算看不懂文字,他们也能看看孩子们爱看的小人书,再不济让孙子孙女讲了小人书上的故事,他们再去图书室翻出来看。

对于村民们的改变,大队长和村支书看着挺高兴的,老的小的都爱看书,村里欢声笑语不断。

三华村的村民们变得热衷于读书看报,认字的给不认字的人说说报纸上有啥国家大事儿,到处都能听到这些议论声。

就算是平日里不怎么合得来的人,在这样热闹又喜庆的生活环境里,也闹腾不起来。

大伙都这么高兴,你非要扫兴?你还想不想在村里住着了?

盛夏看到这个喜人的成果,心里特别高兴,这是她给三华村带来的好的改变。

她将这些事情写到了信里,让贺建军知道她又做了什么事,又做了什么样的贡献。

夏收开始了,全村老少齐上阵,抢收刻不容缓。

盛夏照例是当她的拖拉机手,一车又一车的玉米棒子运回晒谷场,交由体弱的老人和孩子们翻晒。

离晒谷场不远处还有不少人严阵以待,一旦天气有变,立马冲过来将晒得半干的粮食收起来。

开拖拉机并不是轻松的活计,开一整天下来,也不比下地抢收的活计轻松,手臂被震得麻麻的。

盛夏毫无怨言,她是农民的孩子,深知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

在灾荒年月里,这些可都是救命粮啊!没经历过饥饿的人是不知道吃饱肚子有多幸福。

轰轰烈烈的夏收活动开始的第二天,公社领导们又一次来到三华村,他们都是农民的孩子,没有人摆官谱,全都是下地干活的。

事实上,在这个特殊的年代里,有不少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公仆们,这也算是时代的特色之一吧。

公社领导们非常关心三华村的粮食产量,之前他们曾经亲眼见证三华村的玉米产量创造了奇迹,这一次他们同样希望能看到奇迹再次出现。

水稻和玉米的产量再次增产了,不如之前的那么明显,但这无疑是给公社领导们打了定心针。

三华村的土地并不是特别肥沃的,而这些种子还能增产,意味着在其他土地肥沃的村庄还能继续增产!

这是一个极好的信号。

三华村的抢收工作结束之后,前来帮忙的公社领导们高高兴兴地去到下一个村庄。

他们要去见证奇迹!

没过两天,大队长和村支书去公社开会,得知了一个极好的消息——有个村子的玉米和水稻亩产量超过了他们村!

大队长乐颠颠跑来跟盛夏说:“建军媳妇,山塘村的水稻和玉米亩产量全都超过了我们!”

盛夏早猜到了,表现得特别淡定,“山塘村的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他们那边的人又很勤快,亩产比我们村高是很正常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